由于对疾病的认识逐渐提高,不少人开始由被动接受治疗转变为主动预防。"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全国所有人的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并指出加强慢性疾病筛查和早期发现。
但长期以来,由于传统癌症筛查手段存在着创伤性、辐射性、操作不便、准确性不高等问题,导致人们对筛查的依从性较低,也是我国慢性疾病和癌症早期筛查渗透率和覆盖率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
在这个高度“基因化”的时代,过去人类无法解释的疾病和生命现象相继在基因中找到了答案。病症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检测是把握内因、调节外因、进行积极保健管理的源头和基础。第一,基因检测原理。
人各不相同,这种差异是从受精卵形成的瞬间即已印入DNA中。
假如真有所谓的“创造者”的话,这个造物主在书写他的命运时,他的眼光是不会太长远的——仅仅是透过五个字母:T(U)、G、A、C的不同排列,就能确定一个人一生的“最初安排”,将你置于一个或好或坏的人生起点。
遗传试验抽样流程
遗传检测,取受检者口腔粘膜细胞,检测受检者细胞内DNA分子的基因信息,分析各种疾病的易感基因状况,从而预测人体患病风险。
针对检查结果,有针对性地改善自身生活环境和习惯,预防和避免重大疾病的发生。
对疾病敏感的基因测试就像是一个个人健康指南,告诉我们如何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
二是基因检测的重要性。
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和改善,首先要得益于健康的保障,健康是根本,有健康就有事业,把握健康就会实现希望。
与传统体检相比,基因检测是一种评估疾病未来发生的风险,通过对遗传因素和环境作用的综合分析,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营养、运动、药物、环境等选择方案,从而调节、延缓和避免疾病的发生,从而达到防病保命的目的。
遗传检测的常用领域:生殖诊断;
应用于预防出生缺陷,保障生殖健康,还可用于夫妇孕前基因检查,常见染色体异常(如三体综合征)的产前诊断,PGS/PGD(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与诊断),新生儿遗传病的筛查,随着“二胎放开”政策的实施,高龄孕妇的增加,PGS/PGD有望成为下一个百亿级的基因检测临床应用市场。
常见的基因检测领域:遗传病诊断。
正常人进行基因检测,可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为健康保驾护航;
准父母准备怀孕:在怀孕前帮助准父母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把健康基因传给下一代;
可疑病人:检测可疑单基因遗传病病人,找出病因,辅助临床诊断。
三是常见的基因检测领域:肿瘤的精确诊断和治疗。
对于肿瘤的预防、诊断、用药、复发等各个环节都能起到重要作用,对于有靶向基因突变的肿瘤患者,基因检测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达到“量体裁衣”的目的。
另外,基于基因捕获和测序的液体活检术在癌症早期筛查和疾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正在加速临床验证,对肿瘤进行基因检测的市场空间很大,有潜力达到千亿级。
遗传检测的常用领域:慢性疾病的危险性。
同时,人类基因组学与多组学如微生物组学、代谢组学的迅速发展和融合,也促进了基因检测在慢性疾病早期筛查、发病风险评估和预防方面的应用。
慢性疾病危险基因检测,是在健康状况或疾病早期无症状阶段对个人的疾病危险进行评估,预测其身体的常见慢性疾病危险,从而通过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来避免或延缓慢性疾病的发生。遗传检测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早期发现评估健康风险,精确预防针对特定的保健方案。
常用基因检测领域:安全用药。
药物代谢基因在人群中普遍存在差异,因此,有些药物在不同基因型人群中应用效果差别很大,有的甚至引起严重的毒副作用。因此,了解自己的药物基因组学特征,通过个人基因组检测,有助于在你患病时准确个性化,有针对性的给药,安全的给药,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常见的基因检测领域:基因身份证。
对于拐卖、失散儿童快速找到亲生父母,儿童基因身份证也是一种较为有效、直接的工具。
由于基因具有固定的遗传标记,所以儿童基因身份证的最大用途——可对接公安局丢失的儿童基因库,可实现儿童识别、防拐卖儿童等保护功能。如此一旦有人从人贩子手中买通小朋友,这种小朋友在入户、就医时,就会引起资料库报警,从而有效地遏制、杜绝了儿童买卖的发生。三、今后基因检测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今后基因检测行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测序成本的降低是必然趋势,使得许多以前难以解决的科学问题得以解决,可以在更广阔的研究领域中发挥作用,包括临床诊断、基因检测、个体基因组等,以推动行业规模的进一步增长。
除测序成本降低外,肿瘤仍将是基因检测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随著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以及肿瘤个体化药物的爆发,预计到2025年,基因检测在肿瘤病人中的渗透率将达到30%-40%。
总的来说,我国基因检测行业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各种技术平台的创新速度都在加快,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应用产品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基因检测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培育,整个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发展机遇。所以,基因检测技术仍然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积极的指导作用。在其起点,旨在提前预测将来可能发生的某些疾病,同时采取积极的预防对策,这是它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对降低人口死亡率也有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