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不记得2005年春晚那震撼人心的千手观音舞?令人惊叹的演出背后,21位演员中的18位都是由于携带了高危耳聋基因并使用了相关药物而导致失聪,其中大部分都是在2岁以后用抗生素发烧导致的。只是因为有一部分儿童带有某种特定的基因,不小心使用某种药物尤其是抗生素,从而造成永久性耳聋,在我国每年大约有30,000儿童患上药物性耳聋。
上述例子只是某一类药物对特定基因携带儿童的听力损伤。由于儿童自身对药物的不同反应,各种其他药物也可能对身体某些器官造成损害,这种损害是不可逆转的。孩子们并不是缩小版的成人,服药也不像某些药物说明书上的“儿童剂量酌减”那样一笔带过,因为代谢药物的肝肾器官,限制药物进出体内的各种屏障发育程度较低,每个人对不同药物的反应有所不同,而这些差异来自于基因的多样性。不同物种、不同种族和不同个体中基因作为生命基本信息载体的差异或大小,也决定了对药物的反应在同一种药物、同一种剂量下有显著差异。
当孩子长大后,总会遇到感冒发烧、拉肚子等这些常见病,所以一定要使用抗生素或其它类药物。但儿童携带的基因是否对某种药物更敏感,还是不敏感,没有相关测试,儿科医生也无法得知。和手术一样,用药也是一项权衡风险和收益的决定。我们国家每年有30,000名患有药物性聋的儿童,如果我们发现他们在使用药物前携带有耳聋高危基因,并且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等具有耳毒性的抗生素,就能很好地避免悲剧的发生。其它药物的副作用,如急性肝、肾损害,严重的药性皮炎等也可以通过类似的检查来避免;另外,根据药物代谢速度,实现精确给药,使儿童用药不仅安全有效,而且不过量。
目前儿童专用药物的数量非常有限,如果以儿童体重为依据进行计算,并且不能合理地服用成人药物。由于儿童在成长的特殊阶段,身体代谢、器官发育等与成人不同,单纯降低剂量是不安全的。即使父母希望病早痊愈,也要增加用药剂量,这在医学上是比较危险的;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成熟,专门针对儿童常用药品进行基因检测,可减少许多风险和药物伤害,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开支,避免延误病情,经检测后可作为终身用药参考,用药更安全、更精确。在个体化基因信息的指导下,无论是肿瘤风险评估、靶向治疗、遗传疾病筛查,还是安全药物的基因检测,都应采取相应的医学措施。安全高效是医学的核心,而这种最新技术正是精准医学的一部分,也是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
相关推荐:东莞基因检测中心